總.有話說

撰文/萬樂人 總幹事

2018年06月01日
【總‧有話說】山中傳奇

「突破青年村」的玻璃大門刻着這句經文:「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馬太福音5章14節)這常常讓我聯想起約翰本仁(John Bunyan)在他的作品《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中,經常提到的「山上的城」(City upon the Hill)!

作為清教徒的本仁,是當時政權眼中的「異見者」,曾被關進監牢超過十年,而這本書正是他在獄中的著作。他認為人生是一輩子的遠征,書中描繪的主角Christian (基督徒),就是為了拯救自己的靈魂而離家,展開了一段危機四伏的旅程。

青年村座落亞公角山路,左鄰右里不乏身體有創傷和障礙的朋友,而《天路歷程》故事中的主角在朝聖路上要征服的,並非甚麼肉體上的毛病,而是那些侵蝕靈魂的障礙,例如灰心(「沮喪沼」)、疑慮(「懷疑堡壘」)、妥協(「投機先生」),其中最危險的必經之路,就莫如「虛華市集」(Vanity Fair)了。幸好沿途得到恩慈、盼望、牧羊人的陪伴和引領,終於能夠抵達耶和華的山。

青少年在人生路上,同樣要經歷大大小小的考驗。仿似故事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應該回應內心的精神渴望,對生命有所執着,哪怕要獨自出走,尋找那光明的「山上的城」。羅曼羅蘭(RomainRolland)說得更直接: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或許「突破」同工能夠做的,也就是引路、啟導而已。若要年輕人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是友伴的同行、羣體的支持。因為,唯有在愛的關係中,青少年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分,重新與人、與大地,以至與上帝結連。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安全的空間——被聆聽、去探索,並在愛中彼此建立……

魯迅在90年前就寫過〈導師〉一文,說「凡自以爲識路者,總過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態可掬了,圓穩而已,自己卻誤以爲識路……青年又何須尋那掛着金字招牌的導師呢?不如尋朋友,聯合起來,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闢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華蓋集.導師》

我們同樣相信新一代,相信他們對未來的承擔和羣體的力量。記得青年村發展的主題是「塑造21世紀領袖」,鼓勵年輕人在這裡織夢、燃夢,就像青年村入口的設計——形狀好比一個張開的魚口,意念來自約拿的大魚,寓意人進入這村,可經歷有如在魚腹中的覺醒,生命得着更新和轉化,迸發出新的動力。

在如此紛亂的世代、青少年面對成長中種種的困惑,有如在曠野中尋路,青年村肯定不是終點,我們「上山」,終究是為了下山創路,進入真實的生活,活出召命、成就傳奇!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