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關係中,因此人際工作也離不開關係。我們經常運用「成長小組」激發羣體互動,鼓勵青年人就議題勇於表達、聆聽、交流、反思,最後深化理念。當中導師要帶動什麼,如何帶動是我常常聽到的問題。
過去多年,突破輔導中心舉辦一個成長小組系列,名為「我.愛.家.緣」,透過三個主題:我的特質、我的家庭及我的親密現場,幫助青年人認識自「我」、學懂「愛」與關係、進入原生「家」庭,整理成長歷程,也了解相依關係、男女相處戀愛(緣)之道,及建立婚姻等切身議題。
年輕人渴望能認識自我,也期望別人真正認識自己,更希望被接納。這次我先以「我的特質」為例,分享如何透過成長小組促進羣體間的彼此接納。
「我的特質」工作坊主要透過一種名為MBTI®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的性格分析作工具來進行。MBTI®的測試不難在網上找到,但一般人完成分析後,都會很快忘記,未能深化。「我的特質」一方面幫助年輕人理解MBTI®,另一方面則反思自己日常與別人的互動形態。這不單是個人反思,更是互動的,並能套用到日常生活中,對人際關係及溝通都有所裨益。
舉個例子,很多内向的人都不喜歡自己,因為常被人批評反應慢,難以被人明白;遇到外向的人又覺厭煩,怕了他們滔滔不絕。
為此,我先安排内向和外向的人按相同特質分組,討論他們的共同特質,藉此增加共鳴和信心。然後邀請内向和外向的人進行對話,例如「你可以欣賞對方什麼」、「對方有什麼表現令你困惑」等。這些對話並非辯論對決,而是希望一向不敢表達的人,在同路人的支持下暢所欲言。許多時候,大家都在歡笑中討論,破除誤解,解開心結,明白彼此想法,這就是接納的開端。
每人生來性情各異,放在同一小組中,自然容易因性格差異而產生張力。因此在小組中,導師要鼓勵大家以開放客觀態度看待人的不同和限制,放下偏見( non-judgmental ),並適時提出具體建議,如外向的人可以學習慢下來、容許靜默、多詢問及聆聽別人的想法;內向的人可以多表達,讓人明白自己的處境和需要。小組發揮得好,組員就能彼此接納,使他們不但深入認識自己,更能看見他人有不一樣的生命成長。我很高興,他們在小組後留下了點滴回應:了解自己優缺點;接納真我;欣賞不同類型的人;愛自己、欣賞別人;有方向去改進和學習,是一種動力……
上帝給予每人各有特質,若年輕人能深入認識、接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就可以擁抱、欣賞自己,「接納」別人不同,有能力去愛身邊的人和其他受造之物,從而建立愛的關係。這就是「成長小組」透過羣體互動和接納,帶來生命更新。
小貼士:
➡讓年輕人在一個安全平台分享自己,須注意小組宜保持真誠、開放、尊重、保密、參與、聆聽。
➡態度:以真誠和開放的態度參與,按個人情況分享,毋須勉強。須尊重各人的差異及為內容保密。
➡參與:鼓勵主動發言及回應,耐心聆聽而不帶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