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的2月中旬,一羣訪客於周末下午到訪位於亞公角山路的突破青年村,為的是要參與香港風景畫家黃進曦(Stephen)的創作分享會,聆聽他在青年村生活的點滴及創作。
以畫作紀錄歷史
Stephen愛好行山及繪畫香港景色,卻是首次在香港接受駐村的邀請。談起這次合作的緣由,他這樣說:「我一直在思考,不同的媒介、地方撞埋一齊時,會有什麼新的事物出現呢?當Joyce 第一次帶我行青年村,我們一起看吐露港風景時她就說,未來這裏會有一個頗大的變化:會有填海工程,也有污水處理廠的搬遷,若不是她告訴我,我就只能在填海後或污水處理廠搬遷後,才會忽然知道。當時我就對Joyce說:『不如你讓我在這裏寫生風景吧。因此就開展了這個合作。』」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駐村期間,Stephen共創作了 《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系列 9 幅畫作 ,當構思壓軸大畫 ─ 《突破日常:造在山上的青年村》時,他更跳出日常畫畫的框架,突顯「城造在山上」的主題。
「初抵達青年村時已被門口的一句金句所吸引: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因此在構思大畫時,我想要構思一個山上青年村的畫面。若果用我平時畫畫的構圖,只會畫它是在山上面,但我很想交待青年村內的人物,我用了另一個畫法:把青年村放在一個近的位置,遠處反而是我平時在沙田生活及熟悉的地方。畫中亦隱藏吐露港未來的轉變,「躉船」的範圍是將要填海的地方,污水處理廠則很快就要搬遷……」
Stephen把自己熟悉的景物畫進畫中,加上在青年村的體驗,令畫中有新有舊的元素。黃進曦亦貫徹其寫作風格,把自己及與他有連繫的人物畫在畫中:如在天台寫生的場景、由旅遊巴穿梭接送往來營舍的青年人、盡心淋花打理雜務的工友等。
駐村數月,Stephen對青年村的一樹一木均十分熟悉,偶有朋友到訪青年村時,他便充當導遊帶領他們走訪畫作取景的場地,並且登上天台觀賞夕陽景色,來賓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以創作支持「突破」青少年事工
為支持「突破」青少年工作,Stephen把駐村期間的創作─《造在山上的青年村》系列共9幅畫作製成限量版畫作慈善義賣,所得款項將全數用作培育青少年的創造力、心理健康和文化價值,為下一代的未來開拓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