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訪問整理/潘淑麗 外事部 拍攝 黃國榮

2024年05月28日
【在這裏 為彼此 #Here We Are】與青少年同在

「美國的研究指出,Z世代、Alpha 世代是 與過去任何的一代截然不同,如果成年人在開口前,能先理解青年人與從前是完全 不同,整件事已經很不一樣。」陳碧凌說。碧凌是事工研究及發展部的主管,在突破機構50年之際,牽頭與團隊策劃一 場學術研討會,邀請國際學者及本地青少 年工作者從「關係為本」的角度,思考如 何參與青少年的成長。

接納青少年獨特性
碧凌解釋,青年人成長中會問兩組重要問 題:(1)我是誰?知道了我是誰之後然後又 如何?(2)我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不同社 會因應其文化及經濟需要,自有一套「培育」青少年的標準,目的是希望讓年輕人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卻往往忽略他們的特性,更遑論顧及年輕人與成年人的關係。

「我們說關係為本就是要提醒自己:讓年 輕人『有份』(stake),讓他們有話語權, 而不是 manipulate(操控)他們。不要 再諗『我是為你好』,從而令他們成為你 心目中的being(那種人),若果他們想 成為的 being 可能會令你皺晒眉頭,你 又是否容許?」

對話前先放下Agenda
碧凌在訪問中,反覆提及成年人必須先放 下自己的agenda及前設,才能進入年輕 人的處境,了解他們為何躁動不安。

她指年輕人的躁動源於大環境的轉變及世 代理念的不同,今日青少年普遍學歷提高 了,入息中位數卻沒有因而提高。不少青 年人已放棄成年人口中所謂的人生目標: 如結婚、置業、尋找工作。「所以你可以 想像,他們身處這樣的大環境,當中的張 力是非常大。」碧凌說。

重新構想青年工作
研討會邀請來自Boston College的 Dean Stanton Wortham及東京大學的Prof. Arita Shin,分享他們對青少年發展的觀 察及理念,期望從歐美、日韓青少年具備 的共同性及獨特性的成長經驗中,共同探 討並重新構思青年工作的方向。

當日下午則請來本地專家及青少年工作 者,從「精神健康」及「職志發展」兩方面,探討培育青少年整全自我、身心社靈 健康發展的策略,以及青年與社會不同持 份者如何彼此互惠、共同創路。

突破50周年 在這裏 為彼此 Here We Are
展覽│研討會│青年交流

日期:  6月6-16日(展覽)
          6月7日(研討會)
          6月7-10日、15-16日(青年交流)

地點: 中環荷李活道10號大館
複式展室 – 展覽及青年交流
賽馬會立方 – 研討會

>更多活動資訊: https://hereweare.breakthrough.org.hk/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