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籍

撰文/呂瑋宗 出版部

2016年12月01日
【閱‧書籍】香港人不得好死?

2015年年尾,得悉嘉薰醫生計劃出版一本有關香港殮房的書籍。當時我既驚又喜:一方面,這可能是香港開埠以來,首本由醫生執筆有關殮房的書籍,極具時代意義;但另一方面,又苦惱該如何帶領讀者們,探討「死亡」───這個文化上的禁忌議題。

收到稿件,深感洋洋10萬字都是精雕細琢,結構緊密,信息清晰。顯然,對嘉薰來說,這是一本極為重要的心血著作。他藉自己在工作上的多年見聞,透過小說手法,帶領讀者從感性角度,考察殮房內外一個又一個生死故事,盼望香港人關注殮房、再思死亡、善待生命,讓上一代、這一代、下一代,都死得好點。

撇開理論,人性化故事推進

這種寫作手法很是新鮮,撇開理論、數據和說教的筆觸,用人性化故事探討社會文化議題,藉以觸動人心。這對出版部整個社會文化書系往後的發展,有很大啓發。

書籍出版前,我和同工上上下下合力籌備,如剪接網上宣傳片、撰寫一系列面書帖子、籌備書展講座、門市推廣,及聯繫各組織等等。那感覺,就像懷胎十月,準備生產一樣,充滿期待。面書帖子的反應很好,有不少讀者表示很期待嘉薰的新作;也有不少人讀畢帖子上的節錄內容後,深被感動。

不少讀者邊閱讀邊落淚

書展期間,我站在攤位旁觀察,發現把《最後的房子》拿上手的讀者十分多元:除了成年人外,也有不少年輕人。起初我們還擔心,年輕人會對死亡議題感到陌生或抗拒,想不到竟頗受歡迎。大概,當自殺、絕症等消息愈來愈多,死亡和年輕人也仿似愈來愈近,遂驅使他們了解多點。《最後的房子》內的生命故事,讓他們找到了同感和同理,達至一定程度的療癒。也有不少讀者透露,他們一邊閱讀、一邊落淚。

編後感:出版如煲老火湯

編理這本著作後,對出版有更深的體會。出版,是個很有趣的事工,一切都是從無到有。若嘉薰沒有寫作的念頭、沒有經過編輯和推廣,便沒有這本《最後的房子》,信息便無法進入眼前這羣讀者的內心。沒有那滴觸動,便難以化開內心那點鬱緒。

我會以波浪(wave)或彈道(ballistic)形容推動出版事工的力線。由上主出發,推動作者、編輯、市務行銷,合力產生動量(momentum),撼動讀者心靈。書展後兩個月,知道《最後的房子》要火速再版,與此同時,其他已計劃出版的書籍,也一浪接一浪地湧出來,和出版社開初至今推出的一系列書籍,彼此配搭、互相加力、超越時空。

書籍出版的力量或許未必具爆炸性,不如明火小炒般刺激惹味,但就如飯後喝碗老火湯般滋潤腸胃。請為出版部同工代禱,讓我們有足夠精神和體力「煲老火湯」。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