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人際

撰文及相片/ 董銘偕 青年發展部

2023年04月13日
【觸.人際】同行,是願意讓年輕的作領路

大學畢業後,我首份工作始於「突破」,以歷奇活動、營會接觸年輕人。起初投入青年工作,沒甚麼宏大志向,只因年少時討厭被成年人長篇大論的說教,才認定在初出茅廬之年,「以年輕人身分服侍年輕人」是最合適不過。

時隔幾年,某次與初中學生閒聊,驚覺自己的年齡已達他們的兩倍,不得不承認自己不再是年輕人的事實。失去年齡「優勢」,讓我重新思考怎樣的青年工作者,才是與新一代「同行」。

我認識的年輕人 (以下談及大多為中學生),喜歡試探別人底線。由試探父母管教及學校老師執行校規的底線、社會中各項規範,以至在關係上試探朋友或戀人能為自己付出的底線。外界慣常將他們冠以反叛、愛挑戰權威的帽子,但其實這些行為,是為了知道成年世界對自己接納程度的有多高。試探,源於他們渴望獲得安全感。

故此,從事年輕人工作,胸襟要夠廣闊,願意接納他們任何奇特的想法(即使你多麼難以理解),細心聆聽他的見解。如此在他們眼中,這就等同願意接受那個在成長中持續經歷掙扎、自我質疑、自卑的他。

我在「突破」服侍的青年發展部門,去年曾舉辦名為「我詞講我心」青少年歌詞創作計劃,以中學生為主要對象。感謝我的一位朋友 –– 陳尖,願意擔任填詞導師,且深受學員歡迎,這不單因為他不介意將自己在中學時代創作的那些幼嫩而粗糙的改詞作品「與眾同樂」,更寶貴的是,面對學員構思的歌詞主題,不論題材多麼的「中二」與令人費解,他都一一耐心聆聽,且帶著好奇的心,與學員疏理想法背後的故事 (註: 中二為時下流行用語,用以形容自認有特殊能力或知識,行為舉止常模仿漫畫人物的青少年)。

與年輕人「同行」,意思就是不走在他們前頭,願意讓他們作領路。在上述的歌詞計劃中,我與團隊經歷由執著計劃成果,到願意放手讓年輕人主導創作、策劃。表演歌單、人手分配、宣傳品設計、主題曲與音樂分享會命名,全由學員們決定、執行。

分享會最終由學員投票決定取名「詞  · 跡」,意思為歌詞的足跡。歌名聽上來有點尷尬,但本著「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的心態,最終順利籌辦活動,眾學員都樂在其中。

這幾年間不時有人問我,做年輕人工作不累嗎? 身體偶爾確是累的 (尤其凌晨三時仍與年輕人玩桌上遊戲時,感覺更強烈),但正因為年輕人變幻莫測,與每一位交流,往往產生意想不到的火花,過程中亦不斷更新對年輕人的認識。彼此的生命碰撞因而變得有意義,並產出源源不絕的動力。

年輕一代的世界變化萬千,說實在,難以寫出甚麼相處秘技。回歸服侍的核心 : 「信仰」 –– 主耶穌願意用愛擁抱每一個充滿稜角的兒女,也成了最佳榜樣,同樣叫我們用愛擁抱所有面貌、處於任何光景的年輕人。

求主讓我們放下追求達成盡善盡美的事,懂得欣賞年輕人善美的生命,每一個在上帝眼中看為美好的創造。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