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撰文/史曉晴 出版部 攝影/黃國榮

2024年08月11日
【繼續出版】以每一本書,為這時代做證 ─「突破」社會文化書籍的策劃

「有沒有人有睇ViuTV的《全民造星》?」

台下一片靜默,幾近沒有人舉手。那是2018年的夏天,阿果剛出版了《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致香港流行文化 2012-2017》,他在幾場新書分享會提出以上問題,反應基本如一。

那時候,討論香港的流行文化的人不多。沒有幾多人每晚坐在電視機前追看劇集,沒有幾多人會說自己聽廣東歌,也沒有幾多人願意花錢入場看港產片──現在回望,彷彿是舊聞,就如當時沒有幾多人留意的《全民造星》,後來果真如節目名稱所言,捧出了一隊偶像團體,又因他們的爆紅,《全民造星》被不少人翻看。

解讀社會文化

《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是我第一本策劃的書籍。起初邀稿是因為個人興趣,希望藉阿果書寫流行文化,理解這座城市的變化。畢竟一座城市的集體情緒,有時難以言說,也無法形容,但是從大眾的行為或喜愛,就能摸出一道脈絡。在記錄當期流行的同時,也是為城市留下紀錄,而這成為往後策劃社會文化書籍時一個重要的向度。

每一個時代有屬於他們的出版物,出版不能脫離時代的框架;探討文化議題,就是回應讀者對社會的疑問。這個年代,不是所有人選擇以書籍作為回應的載體,但書籍有它的重要性,能夠記錄其他媒介未必能覆蓋的想法與事情始末。

當一些課題正式成為大眾的焦點以前,尋找有別於主流價值的說法,開闢討論空間,也是策劃書籍的工作之一。出版的過程往往以年計,由向作者邀稿至完稿,再進入編輯、製作的程序,社會氣氛隨時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有時候,書籍的出版剛剛碰上了一波潮流,就如黃宇軒的《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正正碰上大眾對探索香港的熱潮;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深耕細作,透過舉辦不同活動、講座,尋找目標的讀者群。

出版背後的藍圖

策劃的背後,往往有一幅藍圖,期望通過書籍延展不同的討論 ── 這不只是出版單一書籍,而是透過不同作者的書寫,嘗試回應核心的題目。在《當日出日落同步上演》後,家明寫了《視聽之餘 ── 香港及華語電影雜感 》,借電影談到社會的關注,也有《給下一輪廣東歌盛世》,以至續集《給香港樂壇寫笑忘書》,都是以流行文化記錄香港的變化。在甄梓鈴的《自由未竟── 獨立記者歐洲採訪紀實》之後,也有李雨夢的《獨行的距離──記錄者的觀察手記》,藉著兩名獨立記者在外地的紀錄,讓讀者以另類的角度,深入認識其他地方的人事與社會。

從書寫至編輯,以至後來的閱讀,出版這回事,從來沒有一蹴即就的捷徑,有的是一點一滴地累積。在這個碎化片的年代,大眾追求即時快速的節奏下,這樣的取態好像有點不合時宜,但唯有如此,當我們放慢腳步,跟隨自己的步伐,才有機會為自己留有一個空間,藉著書籍,在見證城市變化的時候,能抵抗遺忘與單一。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