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陣子機構同工營,請來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也是輔導中心的前同工Edmond林添德來分享。Edmond 在投影片上列出一個很熟悉的圖表,詳列不同的人生際遇所帶來的壓力指數。
我初加入「突破」時,是做書籍編輯的,曾編過不少普及心理學的書,這個圖表自然毫不陌生。但人生的複雜就在於,知道一件事,與親身體會過,是有相當大的落差。圖表上的事件,單計這一年,我的分數竟累積了不少,過程中一直咬緊牙關,甚至要先把情感暫時封存,強忍淚水,好讓自己能集中精神,處理大大小小的事務。
感謝營會的籌委同工,給我們劃出一個空間,好讓我們能整理一下思緒,觸摸一下那久未平伏的心靈。回望過去的經歷,再看今天的足下,即使刺痛之處仍然心感戚戚,卻往往是重新聚焦、數算主恩的起點。
營會來到第二天,其中有一個環節,籌委預先準備了一些切割好的木塊,請大家各領一塊,然後在青年村找一個可以靜下來的地方,在木塊上記下這兩天在安靜中的體會。有人畫了十字架,有人寫下字句,有人畫了一道傷痕,也有人在木塊上直接寫上一個「難」字。
而我的那一塊,則畫了一幅手指版大小的明陣,覆蓋在木塊的年輪上。下筆時,年輪的凹凸坑紋,時不時把筆尖弄得向左右滑開,令線條偏離軌道。看着線條所走過的路徑,不禁想,人生的迂迴也是差不多啊。或許一開始,我們心中對生命的期許都很理想,彷彿一按鍵,什麼都可以分毫不差地即時打印;但人生嘛,真要落實,真要行出來,現實就會給我們許多意想不到、始料未及的曲折,這些落差有時會帶來失望,有時卻又帶來驚喜。
兩年以來,因為疫症的阻隔,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給削弱了,不單羣體的凝聚無從說起,個體生命也很容易走向孤寂與迷茫。年初時,Breakazine 出版了《我現時自己肯做飯》,說的就是一起用餐很重要,不要輕看限聚令對社羣生活的打擊,總要想方設法多多見面。
最近同工們飯後也愛聚在一起,一邊架起手沖咖啡的裝備,一邊磨豆、燒水,在磨好的咖啡豆上緩緩澆上熱水,看着點點滴漏下的漣漪,呷着果香與果仁的回甘,描述味道的變化,也分享最近事奉與生活上的遭遇和狀況。同工把這個自發的小組叫作咖啡團契,由此更發展出人際事工的實驗,與輔導員一起走進大學校園,以咖啡品嚐為切入,聆聽同學們的故事,撫慰心靈的掙扎。
世界已變得不再一樣,然而正因為不再一樣,我們更要抖擻精神,重建信任,重新想像,重新連結,在永恆中仰望上主的信實,在幻變中抓緊不變的盼望,在彼此的關顧中看見仁愛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