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與雀鳥結緣,亦一直與青少年同行。
自小就喜歡「睇雀」,羨慕牠們在天空翱翔的姿態、以及那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記得在中學時學校曾極力推薦電影《天地一沙鷗》,甚至容許學生缺席下午的課堂,騰出空間去觀賞。當時便約了一位同學於午膳後、第一次名正言順地「走堂」。看畢電影後,感覺非常震撼。這震撼不單來自這突如其來不用上課的自由空間,更是源自海鷗主角那種不甘平凡的視野-「飛的愈高的海鷗、看得愈遠」、及追求突破的嘗試與付出-「你只要繼續找出自我,每天都有一點進步,然後找出那個真正的、擁有無限潛能的海鷗就好。」
曾與人分享這些對雀鳥的感覺,卻換來質疑,問我怎知道那些「雀鳥」真的是自由快活地生活呢?只不過是人的投射而已!《天地一沙鷗》海鷗主角的評價亦是觀點與角度,在傳統、生產及群體的向度,主角或許只是一個極其自我的異類。這些評語也引起自己的不少思考:曾經看過一隻白鷺等待一整個早晨,也只能捕獲三兩條非常細小的魚-在自然界生存從來不易。儘管如此,我對雀鳥的喜愛仍是有增無減。
隨着對雀鳥的喜愛加增,自己開始學習觀鳥:除了參加觀鳥會、與有經驗的前輩一起觀鳥外,到各地旅遊必買的紀念品自然是當地的雀鳥圖鑑,逛書店時更會尋找一切有關雀鳥的書籍。慢慢地,對雀鳥多了感覺和認識,在香港見到的雀鳥,一般都能認出牠們的種類和名字。日子久了,憑着雀鳥的外觀、出沒的時空,也可推敲到牠們的習性。例如嘴型,粗而尖並向下彎的「勾嘴」一般是食肉的猛禽、粗短錐狀的嘴通常是要啄碎堅果來吃的雀鳥、至於捕食昆蟲雀鳥的嘴往往較尖細以便啄食細小昆蟲、相反涉禽的嘴一般較長。
起初每次能辨認出雀鳥的品種,那管是要翻查資料,或是知道牠們在做什麼,允尤其是解開一些雀鳥奇奇怪怪行動背後的原因,總會感覺興奮。遇上稀有品種時更是驚喜不已,急着與人分享。但後來發覺自己已不太着意這些,或許是自己的心靈已投入牠們當中,在那一刻彷彿感覺到自己就是那雀鳥。
總覺得青少年和雀鳥有不少類同:表面上社會對他們的印象是「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實況卻是有不少限制,就如早前的改編歌詞「明明我已奮力無間,補充喪做,我不玩也為活得好…」,可見在年輕人在各種壓力下的擠壓,也着實不容易。但我仍相信青少年心裡總有一種追求突破的心,也有翱翔天際的潛能,只是易被現實環境及他人評價埋沒。
與青少年同行,能多認識他們,了解他們的想法,會較容易明白他們那些看似是奇奇怪怪行動背後的緣由,也較能接受他們的多樣性。若能再進一步投入青少年的心靈,代入他們的處境,那一刻的連繫,或許已是一個發現他們、也同時是自我發現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