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7 月的香港國際機場令人傷感。老人送別兒孫,學生送別老師,老朋友珍惜最後見面的機會。相擁、流淚、痛哭、耳語。雖如此不捨,說出來的卻是:「走咗,就唔好望返轉頭喇。」
許多人選擇在彼邦重新開始,就是為了不再被昔日的生活纏住。但這年頭,不少離散者,若不是因社會環境,壓根就沒想過要離開故鄉。這份忐忑,怎能避免呢。
不過,望返轉頭雖然心痛,未必無意義。
《聖經》中最為人熟悉的「離散」,莫過於「被擄時期」。猶大國被外邦巴比倫所滅,大批以色列人被擄到異地,輾轉落到波斯,這段被擄時期至少長達70 年。按歷史查考,後來以斯拉和尼希米獲波斯王批准返回耶路撒冷,領導重建聖殿(也重建家鄉)的工作,已是以色列人被擄100 年以後發生的事。也就是說,親歷流亡的一代人,已經全部不在世了。
歸回接任猶大省省長的尼希米和文士以斯拉原來是「移二代」,一出生已在巴比倫的國境之內。對於百里之外的耶路撒冷,完全沒有第一身的記憶和印象。同樣地,今天在加拿大、英國、美國出生的「移二代」,無論在視野、學識、文化、生活習慣、語言上,跟長輩的故鄉也可以毫無關係,早已完全融入當地社會。而《聖經》描述尼希米,更是王的酒政,是政府高官,主流中的主流,人生勝利組。這批「移二代」可能已不再有「回鄉」的想法,更不可能參與「下鄉建設」。加上波斯帝國國勢正隆,機遇處處,有誰想要返回陌生的故土「揼石仔」?
重建故土與聖殿,由「移二代」去達成,對今日的我們來說,真的不簡單。
尤其在這樣一個異域,以色列人的文化與歷史,在社會上是弱勢中的弱勢。家庭、族羣 當中,口耳相傳的歷史、一直持守的信仰儀式,經書的留存與誦唸,發揮了巨大作用。作為「移二代」的以斯拉,「立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導以色列人。」(以斯拉記 7:10)這種對身分的堅持,今天我們再思想,又有新的領會。
當然還有上帝的工作,讓祂的子民受感,起來回應呼召。
「(幾個從猶大來的人)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餘民在猶大省那裏遭大難,受凌辱;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拆毀,城門被火焚燒。』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上帝面前禁食祈禱……」(尼希米記1:3)
今天的我們,一如當天的離散者,無從知道世道變化,更遑論討論何時歸回故土;但事實上,也不用覺得「離散了」「移民了」,從此就跟故土毫無關係,不再有任何責任。製作《離留誌》的時候,我們很想傳達的是:無論是走是留,請努力在地土上生活,善用自己的資源,照顧好自己與家庭,也積極連結和服務他人,過的既不是昔日積攢錢財的生活,也不是將來毫無負擔退休般不問世事的生活,而是繼續尋索 sense of meaning,活出人之為人的生活。香港人保留自己的身分、歷史與記憶,包含了許多價值意義,都值得承傳與發展。
或許不是人人都要面對昔日以色列人「歸回」的感召,但總留下這麼一丁點的,就像那7000 個不向巴力下跪的人,他們有誰知道一己的努力,最終祝福了一片地土呢。這樣看來,望返轉頭,仍可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