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書誌

撰文/彭正雄 Breakazine 相片/AI 圖片

2024年05月28日
【破‧書誌】減廢「在一起」

「使徒行了許多奇事神蹟,眾人就都懼怕。 所有信的人都在一起,凡物公用,並且變賣產業和財物,按照各人的需要分給他們。他們天天同心在殿裡恆切地聚集,一家一家地擘餅,存著歡樂和誠懇的心用飯,又讚美神,並且得到全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教會。」(使徒行傳2章43-47節)

說到垃圾徵費、減廢環保的信仰反思,第一件事想到的可能是關於神創造的本意、人管理的職分,對於土地使用,對於生態循環,都需要善用顧惜。

減廢不能只靠一個人
原則上這固然是對,可是回到現實處境,我們也很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變得軟弱與疏忽。例如我們在書中所提到的共同處境「倦怠」——日常生活疲乏、抵抗方便文化的意志低落、減廢政策配套不足……這些都令我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當然,今天的香港比起從前,民眾的意識亦有了巨大的變化。也實在有很多人非常關心環境問題,以積極的日常行動代替說話。但憑一己之力去做,總會有疲憊的時候,更別說要改造一個頑固的浪費文化。生活中,當一個人常常感覺自顧不暇,顧及周遭的力,自然也就變得小了。

共同創造減廢文化
這一期書,我們特別在較後的部分,加入了「羣體」的元素。當人人都等待一個政策、一個系統、一個時間表,其實政策背後,都必然有一套意識與觀念,當我們不問什麼,照單全收,也等於接收了一套思考與行動的方式。垃圾徵費可能灌輸我們「減少製造廢物」的概念(因為要付錢),但並沒有鼓勵我們看到對社會上其他持分者(包括人與動物地土)的影響。即便我們都受制於同一個制度之下,但我們卻沒有共同創造一個新文化的感覺。

從「羣體」角度去看事情,並不只是說要形成彼此監督的壓力,而是體認一個社羣的改變,是彼此影響與造就之下的結果。

昔日耶穌基督的初代門徒,原本並沒有凡物公用的習慣,凡物公用卻在「在一起」的時間發生——並不只是左鄰右里,而是恆常地彼此看見、彼此幫助、彼此持分。去到變賣產業的地步,放在今天的處境當然有點極端,卻帶來了社會性的衝擊——人心滿足,喜樂擴散,影響的人天天增多。

減廢不應只是一個「政策」,而是一個文化,一個共識,一件社會彼此認同去向前邁進的project。一方面,我們盼望公共的措施到位,但同時,我們可以創造彼此的連結,將意識傳開。

書寫至此,特別想提及與「幸福實驗室」的同工合作嘗試的「幸福試身室」衣物交換活動,透過彼此認識與信任的氛圍,移植、實踐一套規則,以家中沒用的衣飾,成就彼連結的機會,大家事後都十分享受整個過程。我們並沒有減少了好多噸的垃圾,但影響了兩個小羣體,一起再去想像更加多可以讓環境、社羣變好的方法,這才是減廢最好的方式。

這亦是藝術家程展緯在訪問中所說,「不用等制度到來,自己就做自己的制度」,不只地球不廢,我們彼此的身心生活,或許也能再減一點耍廢感了。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