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訪問整理/潘淑麗 外事部

2022年04月01日
【疫.情緒(一)|兩位家長訪問及後記:疫情下親子關係的挑戰】

訪問一

受訪者:Eva (化名)(單親媽媽,從事清潔行業,獨自撫養16歲兒子。發現兒子在疫情期間不斷洗手,經醫生診症後證實兒子患有自閉症及亞氏保加症)

編:第五波疫情如何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E:其實疫情至今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好似沒有了靈魂,只有身軀。兒子突然經常瘋狂洗手,一家兩口的水費每期都過一千,洗手液用得快過沖涼液,差不多一星期用掉一枝一公升的……他覺得唔乾淨,好怕唾液,擔心細菌會走進身體,令我好崩潰。後來看醫生,才診斷出他有亞氏保加症、強逼症及恐懼。

我也放下了工作,疫情到現在都是返part-time,但不是經常有工開,因為我在健身室做清潔,疫情後好多(健身室)都關閉了,政府的一萬元疫情津貼我也申請不到。

編:要同時兼顧工作及照顧兒子,你一定很辛苦。疫情下,兒子的反應和平時有分別嗎?

E:這一波疫情,他的反應很緊張,會戴兩個口罩,日間也不會在餐廳進食。酒精用得好多,一回家就立即用酒精噴身,成間屋他都要噴。開關門都不會碰門柄,他會用腳關門。

編:那會不會多了吵架?兩個人長時間在家,可能也多了磨擦和衝突⋯⋯

E:成日都有嗌交,有時我也控制不到。他經常與我對抗……如果我不順從他,他就開始在我面前發脾氣,有次我幾乎忍不住爆發,於是立即拿起電話鎖匙銀包,打開門走到樓下,冷靜了半小時才回家。

大家都困在家,他不能外出,都是打機居多。幾乎時時都拿着電話,我一話他,他就攔住我,像要打架一般……我很想可以返工,讓大家各自有些空間,但這兩個月工作真的很難,只能自己去買下嘢、去街市,分開一下。

編:除了打機,有沒有其他事引起磨擦?

E:有,網上夾公仔。因為現在年輕人不能外出,所以很多夾公仔、扭蛋都可以在網上……整天機不離手。但一開口說他,他就有情緒了。

編:按目前的情況,你期望什麼樣的幫助?

E:沒有什麼了……唯有等疫情緩和後,我們多點活動空間,兒子多作治療,令生活可以恢復正常。

 

訪問二

受訪者:Kitty (有兩個分別就讀中六及中五的女兒,大女兒是應屆DSE考生)

編:第五波疫情如何影響你們的日常生活?女兒情緒有什麼轉變?

K:第五波疫情時,學校轉為網課,她們不太想,所以有點失落和無奈。記得一月時恰巧是學校陸運會,她們期待已久,第一天可以參加,第二天已經宣佈大型活動要暫停,她們很重視和朋友的關係,當然非常失望。我和丈夫唯有盡力安撫她們。

編:疫情下,你們一家的關係有變化嗎?

K:其實也會有一點張力,可幸是我們全家人都沒有感染;不過這段期間全家人擠在家中,大家都少了空間。平常我們兩夫妻習慣不時外出吃飯傾談,但第五波疫情下兩個女就有點意見了,她們會勸我不要外出吃飯:「很高風險啊,如果你中招,我們都中招,咁點算?」

之前政府未有詳細交代DSE學生考試的安排,如果女兒染疫,不能應考她會很失落,於是我自二月下旬起已沒有在外面的餐廳進食了。

編:大女即將面對DSE考試,按你觀察,她的應試壓力大嗎?

K:大女性格比較平和,很少流露感情,但看得出她很在乎老師和同學,她會把與老師及同學的合照放在書桌前,疫情下少了見同學她會不愉快,也會不捨得老師。

其實第五波疫情前大女偶爾都會外出取物資、跑步,現在卻是全天候留在家。我都有少少擔心,即使邀請她外出她也拒絕,我想她也給自己不少壓力。她小時候有偶發性的濕疹,最近聽她提起皮膚開始痕癢,於是前個星期帶她看醫生……或許她有隱藏的壓力而我們不察覺。

編:疫情爆發以來,與女兒有發生過衝突嗎?

K:與小女兒有。其實我不太記得詳情,大概是爭電腦用或是怪我遲了叫她起身。當時我自己都好混亂,雖然我先冷靜下來,處理自己的情緒,但其實一整天都很不開心、好想喊。女兒則若無其事,後來我向她說出自己的感受,她就安撫我,很快我們已沒事了。

 

疫情下親子關係的挑戰

香港大部分家居環境狹小,疫情下父母在家工作,子女則長期在家上網課或是提早放暑假。朝夕相對下,許多問題逐漸浮現,不少家庭似是「困獸鬥」。突破輔導中心心理輔導員Josslyn指,疫情下部分生活壓力會轉移,甚至在家庭中爆發:「疫情令大部分家庭都面對好大壓力,如許多父母在疫情下失業,或被逼停薪留職;亦有員工染病但公司不諒解,這些壓力亦會轉移到家庭中成為張力。」

她曾經遇過一個個案,有DSE考生半夜在YouTube看教學影片,但父母見到子女半夜還未睡就以為他們只顧上網,跟着就開口叱責:「父母只見到子女經常望住手提電話,未必了解他們做什麼;子女被罵,也覺得很委屈。」Josslyn指不少家長投訴子女沉迷網上遊戲,其實「打機」是部分年輕人應對情緒的方法,但父母不明白,這成為親子關係中的暗湧;亦有年輕人過分壓抑情緒,甚至有自殘行為:「動手的情況很少,反而是大家把情緒收收埋埋。」長時間累積負面情緒未及處理,暗湧就成了海嘯,在家庭中捲起一發不可收拾的巨浪。

Josslyn建議父母在風平浪靜時要與子女打好關係,如「儲蓄」般一點一滴地累積關係。她認為疫情雖然為家庭帶來挑戰,但亦可能是轉機,以打機為例,父母可以嘗試放下成見,多了解及投入子女的世界,甚至試試與他們一起打機,從而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況:「我接觸的個案中,大部分小孩都是願意面對父母、與父母對話的。如果能及早處理,就能避免在親子關係中築牆,影響彼此關係。」

 

父母與子女相處的小錦囊

1.父母要保持穩定的情緒,當有負面情緒時要了解原因,理解自己的壓力來源,例如壓力是來自工作?還是婚姻關係?不要模糊焦點。

2.嘗試在居住環境中尋找屬於自己的空間,如廚房。讓自己安靜、抽離一下。

3.如果是相處上的不滿,盡量提醒自己停一停,諗一諗,避免直接衝突。冷靜後再與子女展開對話,讓子女明白自己內心的感受及需要,不只是指責。

4.面對子女愛「打機」,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打機,了解為什麼他們喜歡打機,投入他們的世界。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