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對香港人來說是什麼?
以「休整日」為例,不止一次,筆者聽到任職學校老師的朋友,會帶着學生的功課,趁活動的空檔去了改簿。另一邊廂,近年某廉航的廣告,更於開首道出這麼的一句—「香港,永不言休」。
香港,就是這般不會休息的一個城市。即使休息,你還在工作,甚至質疑休息的意義。
近年,青少年自殺新聞時有出現,引起社會大眾再次關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有人提倡以「靜觀」、「休整日」等方法紓緩壓力。這些方法是否有效?我們是怎樣看休息的?假若,我們對休息的態度有異,例如認為必須要完成工作後才可以休息,那麼「休整日」等活動,對一些認為「未做完嘢唔好休息」的青少年來說,是救命草,還是另一種壓力?為此,2018 年年底,我們進行了一項有關青少年休息與精神健康的研究,希望了解休息觀念對紓緩精神壓力的影響。
以下幾個提問,旨在刺激大家思考關於休息的概念:
休息是什麼?
若你問大眾何謂休息,大部分人可能會答:睡眠。然而,休息定義其實頗為廣泛,睡眠是一種,休閒玩樂也是。換而言之,能讓你放鬆,遠離日常工作的,就是休息。所以,你的休息可以是睡眠、可以是一個人或一起打機、可以是讀一本書(不是教科書喇)、可以是「hea」。
睡飽,玩飽,人就好起來?
一般說法,睡眠能補充體力,從疲勞中恢復過來。可是,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睡眠/ 玩的質素與時數,並非減輕精神壓力的主因;休息觀才是。
休息觀是什麼?
回想你的求學期,當你在玩耍,曾否聽過父母追問:「你做晒功課未呀?」或「你溫晒書喇?」又有否聽過「勤有功戲無益」?以上這些表達,都是對休息的一種態度— 一種負面態度。
休息會帶來內疚嗎? 對休息的負面觀感,有兩種呈現:條件性與貶抑。「條件性」是指人認為要先滿足一些條件限制,然後才可以休息,「做晒啲功課先好去玩」即是一例;「貶抑」將休息看得比其他活動的價值低:「當我去玩,會畀人以為我唔認真讀書」。青少年有這等休息的負面觀念,自然就會減少休息,或者視休息為次要。更不良的後果是,一旦他被迫休息(如參與「休整日」),更會產生內疚感。結果,他的休息,只是徒然。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對的嗎?
近年部分人以「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來提倡休息的重要,但認真一想:如果休息是為了提高未來的工作效率,休息就是為工作而服務。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兩者本不存在因果關係。一旦休息是為了工作,休息就被工具化,扭曲原有意義。學術上,我們稱之為異化(Alienation)。
結語:抗衡文化 既休且息
從來無人直言休息是壞,但自年少起,我們已耳濡目染或內化對休息的負面觀念。這種意識很隱藏,毫不起眼,卻牢牢扎根在我們的思維裏,令我們更加難摒棄。而這項有關休息的研究發現,若我們受休息的內疚感纏繞,將大大減弱休息對抒壓的作用。是故,我們需要改變文化,整頓對休息的概念,以致人們能夠得到真正休息、自由「唞氣」的機會。
突破機構於2018年10-12月進行一項『逆休息』文化與青少年倦怠」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有倦怠(Burnout)傾向 ── 近4成半為應付學業或工作而身心俱疲、近2成半更認為即使自己盡了力亦愈來愈難達到學習或工作要求。同時,數據亦顯示普遍青少年處於「逆休息」狀態——指的是青少年怯於或抗拒休息(43.1%),嚴重者更會於休息後感到內疚(39.5%),更多資料請按:https://www.breakthrough.org.hk/press/pr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