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在這兩年多以來一直活在疫情下,2020 東京奧運焦點都落在推遲還是取消的拉扯上;但今次的奧運會和殘奧會,令香港這個城巿出現片刻的興奮、歡樂、雀躍以至狂喜。這屆延期一年的奧運,香港運動員獲得參與以來最好的成績,讓香港人再次注視運動員及其艱辛的訓練之路。聚焦在鏡頭下,是運動員苦練後得勝的狂喜,但獲獎或受訪一刻流下的眼淚和哽咽,卻訴說着經歷過艱辛及不足為外人道的訓練過程。
2018 年出版《守護孩子的老師》的作者黃潔雯老師,她的孩子熱愛乒乓球,剛獲選為香港青少年乒乓球隊隊員。在「陪太子打球」的日子,黃老師有機會接觸不同的青少年乒乓球員,近距離了解他們的追夢經歷,記述他們的艱辛運動之路。作者採訪了十多名少年、青年乒乓球員,有的是現役香港代表,包括何鈞傑、青少年隊代表的李梓維、作者兒子劉綺晨,亦有前港隊青少年代表趙頌熙等。有機會代表香港參賽的運動員,固然走過一條艱辛的路。但書內也有一直忠於所愛,不為什麼獎牌和成就的運動少年。
不論是現役運動員,還是熱愛乒乓的孩子,他們的共通點,就是發現目標,勇敢向前;旅途上可能挫折重重,也可能遭遇不似預期,但忠於所愛,堅持目標,相信每個難處,都有造物主的美意。這個追夢旅程所收穫的就不只是一場賽事中的成績,也有一生受用的美好品格和堅毅意志。他們的故事都記錄在《拚搏在獎牌前——乒乓少年追夢記》,這本書除了送給青年人鼓勵他們追尋目標,也希望送給家長。作者自己由最初不太支持孩子打球,到成了他的粉絲,她也希望家長明白,沒有家人堅定的支持,就不可能培養到專心競賽的運動員。
「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着獎賞。」(林前9:24)保羅以運動為比喻勉勵信徒熱切追求,青年人的成長也要設定目標,專心致志,過程中的起起跌跌,都會化成生命的養分。故此青少年文學中,運動小說必然佔一席位。「突破」過去出版了不少運動小說:籃球、足球、單車、乒乓球、排球和跑步,亦有以香港運動員奮鬥故事為內容的書籍,都是借運動所體現的成長元素,引起青少年讀者的興趣,成為他們追尋理想、面對挫折的激勵。
既是老師也是籃球校隊教練的殷培基,8 年前開始以籃球為主題寫作系列小說《爆籃》,故事環繞幾位熱愛籃球的青年,由低階的比賽進軍至高級別的賽事,這個奮鬥的歷程,有笑有淚有汗水,也是每個有夢想的人必走的旅程。《爆籃》至今已出版了7 冊,每年書展都有青少年讀者在攤位拿着這書,在人潮流動中忘我地打書釘,或熱切地追問:「有新一集了嗎?」
無論你有無喜愛的運動項目,都希望你可以被這些運動主題書籍所感動,堅持信念,向着標竿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