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1日
【閱‧書籍】書籍目錄的昨天今天明天

一年的起始,你會選擇做什麼?

出版部同工最近花了一些時間,整理自己。整理的方式是讀歷史,看看我們從哪裡來,然後思考我們要往哪裡去?

要看歷史可以從書籍目錄開始。書籍目錄是出版部每年都會編製、但大眾比較少見的刊物;主要對象為學校老師、書店、中盤商,而不會隨處派發,一般讀者自然較少接觸。

80年代 大家知道第一本突破叢書是什麼時候出版?1980年4月,在Tyndale House基金資助下,「突破」出版了第一輯四本的「突破叢書」,梓翔的《醫生札記》是第一本(作者近作是2012年出版的《弦動人生》),其中也有創辦人蘇恩佩女士的《巴士‧渡輪‧747》。此外,八十年代中期也出版一些與少年人生理和心理成長相關的書籍。

當時出版社還沒有編製書籍目錄,而書籍出版主要把《突破》雜誌、《突破少年》的文章及專欄結集成書,期望在生活、輔導、信仰、文藝四大方向,培育青年人成長。

90年代 九十年代的書籍目錄,序由時任編輯主任吳思源先生撰寫,描述書籍的使命是多元化,以適合青年人、活潑的表現形式、豐富讀者的生活。書籍已不只出版雜誌的文章,而是以青年人、少年人為對象,前後開設了七個系列,包括文藝、輔導等。

書籍的內容涵蓋思想,如介紹民主思潮的《民主100問》,並有與生活文化有關的書(教人自製禮物、日常用品),即今日我們稱為手作書或分類為文創書的。

而目錄中提到蔡元雲醫生的《你也可以計劃人生》,經幾次重新包裝,重新訂名為《敢夢想飛──Young life召命導航手冊》(增訂版),今日仍能在書店找到,幫助不少對前路迷惘的青年人。

21世紀 1999年的書籍目錄,序言由時任總編輯黃幗坤女士撰寫。當時出版聚焦在六個範疇,包括一貫有的文藝、輔導,關注仍是青年人的成長與心靈。目錄上印上不同書系的符號圖案,今日突破叢書的書脊仍然沿用。其中的一些新書系,如城巿系列,關注的是個人城巿生活文化,包括工作、人際關係。此外,為配合機構塑造二十一世紀領袖的目標,出版親子系列書,給予家長栽培子女的方向,提到要應對的問題,以及如何與子女溝通。

目錄上有些書,到今日仍在書店流通,廣受學校及讀者歡迎:包括董啟章的《練習簿》、阿濃的《不一樣的故事》和《老井新泉》、霍玉蓮《情難捨》和《怎可以一生一世》、溫淑芳的《100分情人必修課》、區祥江的《成長軌迹》、馮煒文的《假如耶穌在》、子鶩的《海闊天空》和李慧珍的《地久天長》。

之後的書籍目錄主要在書展前出版,沿用該年書展突破的主題,仍是文藝和輔導兩大類佔最多,最著名及長銷的是「Q版特工」系列;輔導書籍也增加不少,尤其是栽培青少年的書。近年,書籍目錄訂名為Bookalog,以筆記簿方式,提到每年的最新出版,內有封面及佳句分享。

重溫過去書籍目錄的軌迹,可以看到出版書類的改變,有些書會再版,但有些未必繼續出版;不過出版的使命到底沒有改變,就是藉文藝、文化、心靈輔導的內容,與青年人同行。我們期許今天出版的書不單可以對應當下,亦能跨越時代,與不同年代的青年人一起成長。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