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緒

撰文/ 湯國鈞、黃志明 相片/ Unsplash

2022年10月20日
【讀.心緒】接納關鍵在乎願意

可能你仍然覺得,要接納而非抗拒或逃避痛苦和負面情緒真的很難。很多人在困苦之中都會發出這樣的呼叫:「我真的受不住了!」「我不能夠再忍受!」「我想我快要瘋了!」當然,他們的感受都很真實,實在值得同情。然而,我們不妨嘗試轉念,用另外一個視角去理解這種處境:當我們面對困苦時,問題不是我們是否可以(capable),還是不可以(not capable)忍受得住,而是我們願意(willing)還是不願意(unwilling)去接受或忍受這種困苦經驗。願意是一種心態,一種選擇,是自願而非被迫的。當然,在痛苦的情況下要說願意殊不容易,但仍是有可能的。

如何可以增加在困苦中仍然願意接納內在經驗的可能呢?第一個關鍵的態度是如何對待內心真實的感受,明白這些感受或經驗的出現,都有其原因和需要,值得我們去尊重和理解。只要我們用開放好奇的心去探索這些經驗,相信漸漸地自能發現其背後的含義和價值。

第二,緊記接納和逃避內在經驗的分別和所帶來的後果,明白願意接納和面對才是較佳的應對方法。逃避可能為你帶來短暫的舒緩,但長遠而言只會製造更多的苦惱。

第三,關乎我們對人生痛苦的基本看法。正如第三章所言,人生有喜有悲,有苦有樂,你不可能只有快樂幸福的一面。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勇敢地承認痛苦的存在,因這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這樣的態度可以幫助你提升迎向困苦經驗的意願。

第四,是對自己慈悲(self-compassion),就是運用慈悲憐憫的心腸去看待受苦的自己,願意用溫柔憐愛的態度與受苦的自己同行,做自己最好的知己,不斷的支持和鼓勵,不離不棄。有了這種對己慈悲的態度,我們就可以增加承受困苦的能耐(有關對待自己慈悲的方法可參考本書第十一章)。

最後一個關鍵態度是嘗試從痛苦中得益。世間很多苦痛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但我們可以選擇從這些經驗中學習成長,磨練品格,如堅毅、忍耐、智慧、仁慈等,以致最終能從當中獲得益處。若你能夠持守這種態度,自然可以更願意與苦痛共存。

有一點必須澄清的,就是願意面對和經歷困苦經驗,絕不表示我們要喜歡這些經驗。痛苦仍是痛苦,我們並非要主動尋求它,但當痛苦找上門時,我們知道最好的態度仍是面對和接受。然而,話說回來,若果我們有解決方法,可以改變現實,消除痛苦的源頭,當然應該主動去做,絕對不用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結語

接納與承諾療法鼓勵我們以開放的態度迎向自己所有內在經驗,包括情緒、思想、渴求、需要和衝動等等,接納不批判,並懷着好奇、感興趣的心去探索。這樣,我們才能更了解自己,聆聽內心的聲音,擴展空間和引導內心作出最好的選擇和決定。反之,逃避和抗拒內在經驗往往只會造成糾結和衝動,帶來更多的煩惱和苦果,絕非明智之舉。

本文節錄自《別跟內心怪獸拔河》P.80-81「接納關鍵在乎願意」

連結:https://btgalleries.breakthrough.org.hk/products/9789888562626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