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突破」創辦人蘇恩佩姊妹曾經在〈基督徒與文藝創作〉中,表達對基督教文字事工的看法。她認為我們的出版,不單是宣揚信仰的基督教書刊,同時也是文學作品;因為只有真正的文學,才能夠進入人心,產生不朽果效。
她指出中國基督教文學的荒涼,主要是觀念的問題:基督教出版的一般通病,是將思想、用詞上限制於某一套簡化、公式化的人生觀,作品往往缺乏人生的體驗、生活的表現,不能反映時代、社會、心靈的掙扎和盼望。那年代,恩佩姊妹對文字事工有如此大膽的剖析與要求,實在叫我們這些後輩汗顏。
突破書籍承載了前人的使命和理想,自1980 年出版第一本書,至今已38 年。當中出版書籍逾千,包括心理輔導、寫實故事、小說、散文和詩歌,陪伴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青少年工作者成長。每年的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突破書籍也有幸出現榜上,如《Q 版特工35 元朗故事》及《一頁人生》就分別於去年及今年獲獎,作者梁科慶及游欣妮也先後獲選為中學生最喜愛作家。
除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在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中,也可瞥見突破書籍的身影,如胡燕青的《一米四八》、《野地果》;阿濃的《幸福窮日子》、《去中國人的幻想世界玩一趟》;周淑屏的《那年老師教曉我的事》等。這些佳作,不乏真實地細說着香港處境及一段段刻骨銘心青少年成長的故事,當中不但描寫他們成長的痛,也訴說年輕生命如何接受自己的不足、怎樣鼓起勇氣表達自己,並成為獨當一面的人;當中也有探討如何面對限制— 如生於基層家庭的青少年,住在比想像更狹小的舊區板間房,生活捉襟見肘,還可以有怎樣的選擇?但當遇上人窮志不短、心靈富足的同伴,在成長中仍可展現人性良善的光輝,關鍵是把眼前的限制變成助力而非阻力,不讓自己被生活限制吃掉,堅毅向前。
在文學中,除了真實呈現生活的種種,亦可在幻想世界中遨遊,當中或許奇趣又瑰麗,也可能包含恩怨情仇,悲歡離合,夢幻與真實交織;遠古傳聞,市井議論,同樣可啟發哲理思考。在現實和故事的世界裏,人與人的關係錯綜複雜。透過一些虛構故事,能讓讀者思考自己今天所行的,如何影響周遭和後代,從而三思為人處事當如何取捨。
香港是一個急速、多變的社會,今天書籍出版面對市場萎縮,基督教文字工作又漸漸被忽略,經營出版愈見困難。但我們仍然相信文字的力量,相信文學仍能塑造青少年的人文素質和品格。若果我們希望香港成為一個擁有人文氣質的城市,希望教會有好的文學作品,那麼,青少年文字事工就不容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