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書誌

撰文/ 彭正雄 Breakazine 相片/Unsplash

2024年04月02日
【破書誌】見山不只是山

我不是一個頻繁的登山客,甚至說不上是一個經常做運動的人。不過因為家住青山之下,對於登山,有一定的記憶。

我沒有上到過青山之顛,但有不少走另一邊觀音山下麥理浩徑的經驗。行麥理浩徑第十段其實很方便,在屯門市中心附近(極近,3分鐘步程)就是麥里浩徑的終點,沿路經過自然學校和後面的村屋,一直上山,大約行20到25分鐘的石級,就到達麥徑和屯門徑的交匯點。那裏,已經是觀音山的山腰處。

向元朗方向走去是屯門徑,風景比另一邊的麥徑為佳,更加開揚,見到山下的樓宇像積木。走不多時就到「民間名勝」彩虹橋和若夢園(行山客設計的打卡和休息處,詳參本期書誌),再走遠些可以到達藍地水塘。

從另一端青山禪院上山,登上青山或者也非很困難的事。不過朋友之中沒有熱衷於行山的朋友,也就沒有嘗試挑戰。

登山是一場修行
登山是mindfulness,也是修行。上山畢竟要用氣力,如果非有做運動的習慣,真的要用騙的功夫來將人一直拉到山頂,就好似亞伯拉罕把以撒哄上山要獻祭一樣(笑)。但上山之後豁然開朗,便有了更廣闊更新的視角。開寬的視界,有時會轉變人的思想。雞毛蒜皮的小事,好像有點不值得再記在心上。有時山上景觀之震撼,會激發人被啟迪,就像日本的富士山、馬來西亞的京那巴魯山(神山),不要說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和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了。那些山簡直成為了一個民族重要的精神代表。

不過香港的山未到各大神聖大山那種壯麗的程度。香港人對於山的想像,最神聖、包含最多價值的是獅子山,不是因為它最高,而是它看到市區最多的地方——見到最多的眾生。只是,那些在山下的人,會給這座山賦予各式各樣的意義,有好的有不好的,甚至會淡化它的價值,來迎合這個地方的主旋律。

山的意義
香港這多山之地,有點像聖經之中巴勒斯坦地帶,還有西奈半島一帶的曠野地區,都大量被山脈包圍。但沒有人嘗試去為它賦予屬於自己的意義,因為聖經之中,太多重要的事件、神聖的時刻,都在山上發生。從摩西從上帝接過《十誡》的法板,從摩西臨終前由上帝向他展示迦南全地,從以利亞被追殺後在山上休息,重新得到異象,從新約之中,耶穌在門徒面前改變形像,還有好多次的退修禱告……太多太多,山對於以色列人,都有神聖的意義,是其中一個跟上帝相遇的地方。

愈是走上高山,人自然愈少。遠離了煩囂,周圍的干擾愈少,人就開始更加安靜,走向內在,大概那是與上帝對話最好的準備。山上的風景,提醒人自然之壯麗,也接受自己的渺小與有限,放下執迷,打開自己。我們常講與上帝親近,領受祂的心意,卻少有想到地理因素也是一件事。而事實上,自己很多時候有心煩事,去靜修的地方都有山。

王福義在訪問中說得好:「不要永遠用城市的、生活的價值去看山。」於當天訪問他的我都不無提醒。無論是去打卡還是去郊遊,我們並沒有準備去被山改變。昔日人神相遇,異象被注入,生命被改變,山卻更像是一個引發神聖時刻的舞台。

或者有一日,我們可以學習用一個更加信仰、生命的角度去看山、行山,看「大山區」的香港人,見天地,也見眾生。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