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文化中,情緒表現容易被冠上負面標籤,彷彿劃上了「不理性、不文明、不自控」的等號,處理情緒成了個人的責任,表達情緒容易讓人覺得羞恥。然而,在輔導的經驗之中,我們正正看見無數受着情緒困擾的青少年,在孤立無援的處境中飽受煎熬。
人的情緒是本能式的反應,因應外在環境轉變而產生不同訊號,讓我們覺察轉變下的身心需要。過去兩年多,面對疫情、上課模式一再切換、突如其來的暑假等持續不穩定的變化,莘莘學子非但難以好好適應學習模式,情緒反應更有可能遠超我們想像。
疫情打亂上課節奏注意青少年身心靈警號
我們以為學生都喜歡放假不用上學,卻忽略了無預警的停課與復課,無形中打亂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節奏,好比拉緊的橡筋圈一下子放開一樣,讓青少年無所適從,在這種狀況下容易引起焦慮或迷茫的情緒。
情緒健康與生理健康息息相關,較嚴重的情緒困擾可能會引發身體反應,例如焦慮會引起食慾不振、尿頻及肚瀉等腸胃問題,或因壓力而導致睡眠過度或失眠等睡眠失調狀況。因此,如發覺青少年有持續的身體不適,我們要提高警覺,了解他們是否有潛藏的情緒困擾。
至於情緒的行為表現方面,現實的觀察卻似乎有點反常,我們接觸不少學生,在這段時間表現恰恰與預期相反,他們看似表現得不太在乎,也不會展露激動起伏的情緒。與其說青少年沒有情緒或受到困擾,不如說他們的情緒反應並不外顯:一方面對比成年人來說,身心仍在發展階段的年輕人,較難清楚掌握自己的情緒狀況,普遍較缺乏覺察情緒的能力,亦欠缺充足的詞彙表達情緒。另一方面,學生亦可能藉着迴避個人感受,以應對情緒帶來的不適。可惜的是,這使青少年的情緒更難被明白,也難以得到充足的支援。因此,我們更需要多敏銳並關注他們的情緒困擾,幫忙疏理情緒。
聆聽及諒解青少年的感受
要從情緒上協助青少年學生,我們需要格外留神,從多方面留意青少年的細微變化,觀察可能潛藏的情緒需要。在疫情等變化處境下的青少年,容易感到鬱悶、無奈、無力感重,我們與青少年傾談相處時,不妨在心中比對他們平日的活力程度,例如談及感興趣的事物與話題時,他們會否提不起勁或心不在焉等。除此以外,我們亦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與耐性聆聽,避免過早評論或提供意見,也可以容讓青少年表達負面感受,例如不滿、不忿、失望、無聊等等,給他們有表達情緒及被明白的空間。
青少年的大腦仍在發展階段,思想的組織能力、以及情緒的自覺與自控能力尚未成熟,面對複雜處境引起的抽象感受,往往會感到模糊或疑惑,我們在傾談時亦可以嘗試以不同詞彙協助形容內心感受和需要等,例如回應說「聽你咁講似乎都覺得有啲無奈喎」,亦可運用近年坊間推出的「情緒卡」等工具幫助青少年認識和表達情緒。這些歷程未必即時解決青少年的情緒需要,卻有助疏理內在的情緒,對身心狀態有更好的覺察,也更放心地向信任的人求助傾訴。
面對複雜的情緒感受,比起解決困難,當事人往往更需要得到他人的明白與諒解,因此在幫助青少年表達感受的同時,我們可以嘗試認同他們的感受實乃人之常情,例如體諒學生停課困在家中多時會感到苦悶、長期失去社交接觸會覺得生活無聊、面對混沌的變化會對前路感迷茫等等,我們的聆聽與諒解,絕對是非常有力的支持。
青少年工作者亦要保持冷靜
身為青少年工作者,我們的個人情緒需要同樣重要,唯有照顧好個人的情緒狀態,才能夠保持開放的心與充足的耐性。我們與年輕人活在同一社會處境下,面對社會轉變同樣帶來不少壓力與情緒,適時覺察個人的情緒反應、尋求聆聽與支持同樣重要。正所謂「要照顧好別人,要先照顧好自己」,從事心靈關顧的工作更是如此,在壓力繃緊時給自己喘一口氣的空間,在心情鬱悶煩躁時找聆聽的出口,適時覺察自己內心的情緒與需要,這些經驗有助我們更能與青少年同步,成為承托住年輕心靈的磐石。
同伴支持不可缺少
要讓成長期的青少年得到支援,不能缺乏的是朋輩的認同與支持。相比工作者或長輩容易傾向教導或指導式的回應,青少年一般更安心向朋輩傾訴,除了有更大的共鳴外,亦可藉共享的話題秘密建立友誼。踏入網絡主導的世代,青少年在朋輩間的交流更多依賴電子媒介,加上疫情下缺乏實體相聚的機會,我們適宜給予青少年充分的空間運用網絡與朋輩建立關係,成為青少年的支持。
未來的環境也許仍然會持續變化,我們與年輕人也會一同面對無數的挑戰,然而無論任何困境,只要保持人與人之間真誠的聆聽與陪伴,讓青少年在困境中找到支持與明白,相信最終可以扶助他們好好渡過成長的暴風期,活得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