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話說

梁柏堅 副總幹事

2024年12月18日
【總‧有話說】在這裏,感謝上主恩

從歲首到年終,這一年過得好像特別快。社交媒體上的當年今日,提醒我上年這個時候,剛從加拿大回來,正在為自己第二本書作最後衝刺,然後任務一件接一件。突破50 周年的紀念活動,上年已展開序幕,重頭戲都在今年發生。很記得那時每月第一個星期二的事工羣組祈禱會,同工點算着有什麼工作在手,需要大家代禱記念時,聽得人膽戰心驚,反覆地出現一個問號:「真的能完成嗎?」

雖然今年沒有像過去的40 周年、30 周年般出版紀念特刊,同工們投入的心力卻是空前的巨大,就像年初時突破青年村的展現日,同工盡用青年村的不同角落,用光的意象貫串,把事工背後的精神展現,讓《馬太福音》5 章14 節這句貼在青年村大門上的說話:「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以「微光之約」為題,演活成在山上照亮城市的微光,招聚在城市中不同角落的同行者,在這裏彼此看見。

為了讓來賓更感受到青年村背後的設計信念,同工們更以短片訪問突破青年村的建築師Freeman Chan(陳惠基),邀請他來到他所設計的空間,分享他如何融合基督教信仰和東方文化的視野,分享他的想像如何成為具體的空間設置。同工之中,有不少是近年才加入的,當他們第一次聽到這個地方背後的設計巧思,臉上都流露出「原來如此」的讚嘆。

當我們以為,突破青年村展現日已叫人眼前一亮、目不暇給,更誇張的盛宴原來正在稍稍醞釀。

我們一直覺得,突破50 周年的誌慶,不應只是回顧歷史,更要往前看,要與各界關心香港青年人的同路人彼此連結。《突破雜誌》第一期的第一篇文章,是以人口數據的分析整理,寫成〈香港青年的橫切面〉,從「我的明天」走向「我們的明天」。當「突破」走過50 個年頭,面對今日香港的處境,又當怎樣與青年人一起追尋我們所有人共同的明天?

今年6月我們在中環大館的展覽、研討、交流,彷彿與《突破雜誌》的創刊號隔空呼應。雖然一開始,我們也希望這個活動能發生在城市的核心地段,觸及社會大眾,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這期望實在談何容易?我們一方面不想獅子開大口,不斷大灑金錢,然後要上帝結帳買單;另方面也覺得,既然我們的初衷是希望連結不同有心人,豈不更應透過分享願景和理念,留一個空間讓人一起把資源投放到青年人的未來?就在我們禱告到最後一刻,不得不敲下具體落實的規模,就收到位於中環的大館通知,我們可以在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得到他們的場地贊助。

然後,奇蹟一般的遭遇,一件接一件的發生;而展覽亦讓許多人心中留下共鳴,鼓勵他們更多聆聽青年人的處境和掙扎,與年輕一代同在,讓我們不得不相信,上主的恩手正在背後引牽。

活動主題「在這裏,為彼此」,既來自近年我們一直嘗試在事工中呈現的觀念「互為彼此的存在」(relational being),也是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與人同在的演繹。

我真的相信,當日與蘇恩佩姊妹、蔡元雲醫生和一眾前輩同行的上主,今天仍與「突破」新一代一起同工,特別是當我看見年輕同工如何心繫香港青少年,帶着慈心和盼望,一起掙脫那些綑綁人心的枷鎖,就更覺如此。

深願往後的日子,同工們繼續以生命燃點起微光,在這裏成為見證,為主使用,鼓勵更多人擺上自己。

  • Share: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