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訪談整理 / 潘淑麗 外事部

2024年04月02日
【我想向你傳「__」】年輕人要的是一種對話空間 ─ 從福音營到信仰休整營

緣起: 是次「突破」舉辦信仰休整營,籌委邀請了基督教耀安教會沈穎欣傳道(上圖左)參與。我們邀請了穎欣及其中一位籌委安琪(上圖右)進行訪談,說說她們近年來接觸年輕人中,了解青年人對信仰及傳福音的看法。

問: 為何選擇邀請耀安教會?

安琪: 耀安教會是很願意嘗試新事,例如共享空間,去年亦開始嘗試「小組祟拜」。我覺得這種樂意嘗試、實驗的活力是很難得的。在你嘗試新的方向時,其實亦同時在反省你「真正」所相信的是什麼。

問: 「試新野」如何能同時栽培初信者呢 (因為傳統栽培是查經、上信仰研討班)?

穎欣: 剛才提及的新形式其實內裏也是有反省的,我們更想營造的是一個陪伴青年人成長的空間。從前我們的栽培是講三福四律、信仰五色珠,然後一、兩年後受洗加入教會。但是否一定要按照這些框架才達到基督教的要求呢?我自己覺得不是。

反而應該是按照青年人本身的特質,例如他喜歡看書,那我們就一起按他們的狀況讀相關的書,如我們一起看《召命》這本書;可能他不喜歡看書,喜歡結伴玩樂,那就邀請他們到會友的家中,用很多時間與他們傾談……「試新野」、「試新模式」,過程充滿樂趣,當中亦有不少反省,也不是為試而試,而是反思年輕人的需要、反思他們需要怎樣的陪伴。

問: 穎欣從你的觀察及接觸的青年人,他們在信仰上尋索的方向是否有所不同? 他們在尋找什麼?

穎欣: 他們需要一種對話的空間。從前是想有人告訴我應該怎樣行,現在是很需有一個開放、自由的對話空間。

問: 時代艱難,訪談前你們也提及有未信的青年人寧願學佛,那麼福音要如何在這時代中傳播?如何讓青年人接納及相信呢?

穎欣: 我會這樣說: 我參與福音營不是以帶參加者返教會為出發點,而是讓他們知道有一羣人願意彼此聆聽、接納,從你的生命作為出發點,而不是說「我有福音要傳給你,你接納了以後就要返教會。」不是這樣,福音本質是開放,白白的給予你。

安琪: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沒有叫福音營,而是「信仰休整營」,原因是希望參加者明白:我不是要把一樣野塞畀你,而是希望知道你的需要。

去年預備福音營時,與很多年輕人傾談過,他們不約而同說出心底的鬱結:「不能靜下來,很想有一個解說讓他們內心的痛苦得以紓解」,所以他們學佛、非常渴望有靜思的空間。因此我們從這個角度出發,希望讓他們體驗基督教的休整營是怎樣。

問: 哪休整營是否不會有決志、講道等環節?

安琪: 信仰休整營有兩個key questions: 第一天我們問的是:你是誰?第二天也有一些福音的訊息、一些安靜的時間,希望參加者思考耶穌是誰?

營會最後的一天我們會講三個關於耶穌的故事:「耶穌醫治血漏婦人」、「耶穌釘十架時旁邊強盜的故事」、以及「拉撒路的故事」,希望可以呈現耶穌的三個特質:耶穌會尋找人、耶穌不會遺忘被遺棄的人、耶穌亦會為人流淚。

我們講完故事、讓參加者認識耶穌是誰後,會把一塊石頭放到他們面前,問他們一個問題:「經歷了這兩天,你知道你現在生命正處於什麼狀態、知道耶穌是一個怎樣的神,你是否願意邀請耶穌走進你的生命中,陪你行完這段路呢?如果你願意就拿起這塊石頭。」

穎欣: 信仰不是doing,以前我們會說你決志後就返教會、靈修、返小組、受浸,好似是有一個journey(信仰旅程);但今次(休整營)強調的being是我們是誰、上帝是誰,以致我們把兩件事連結在一起時,才可以繼續行人生的道路。讓你經驗福音後再與其他人分享。

參加者初入營會時透過共同繪畫(Draw all you can),建立互信。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