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探討

提問、筆錄 / 潘淑麗 攝影 / 黃國榮

2023年06月19日
【在閱讀的路上】關於閱讀的二三事……

源起 : 談完書展,固然不能不談書。這次我們邀請三位與書本格外密切的年輕同工談閱讀,一起看看他們推介什麼好書。

桀(右): 《突破書誌Breakazine》編輯,喜歡閱讀及電影,閒時亦撰寫影評。

Dawn(中): 突破出版社策劃編輯,負責社會及文化書系,多在戲院流連。

Scarlett(左): 突破書廊助理市場主任 ,最近在書廊策劃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書體驗分享會,書店化身為劇場空間,讓作者與讀者一同走進故事世界。

問:你們喜歡看書嗎?最近在讀什麼?

桀:說起閱讀,近年我多看電子書,也看Netflix,我覺得閱讀不一定是指書本,書只是其中一種。最近在看一套改編自日本小說的劇集「模仿犯」,描寫人性、犯罪背後的動機都非常深刻。書只是一個載體,有時你看了一套劇很喜歡,會找回書本來看;好似我以前看過《模仿犯》很深刻,現在改編了成為連續劇,我看完後又會想把書重看一次。我想就是這個狀態。

Dawn:我做文化社會系列書籍,算是喜歡看書吧(笑),但一定不是從前那樣放學後立即回家看書。因為現在有太多其他事可以讓你吸收你想要的資訊:Netflix,YouTube。而我看書是同一時間看幾本書,如看工具書、文化、社會議題的書,例如最近看的一本是《為什麼要睡覺》,也算是工具書吧。

桀:編輯看書選書會否與其他人不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角度?

Dawn:當拿起一本書,第一時間會留意別人的編輯方法,會思考他為什麼這樣編書;點樣可以做好啲。但當認真看內容,很快就會投入其中。  

: Scarlett在書廊工作,可能與讀者接觸較多,按你觀察他們看什麼書,是不是較喜歡看小說?

Scarlett:其實不一定,書廊以前賣輔導、心理書籍多,所以有不少老師、家長光顧,但現時我們在佐敦,這裏更像是一個社區中心,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坐輪椅的長者、有遊客,因此我們在採購書籍時,多了很多生活感強的書籍,例如一些關於飲食、健康、旅遊、電影等主題的書籍。不少人來這裏是尋找閱讀空間,他們可能坐下,拿一本日本推理小說,一看就是兩小時,感覺好正!縱然書是一種商品,但它有其獨特性,需要時間來消化,可能要先看看頭兩個章節,看自己喜不喜歡,才決定買不買。

: 剛才兩位編輯都有分享看多了電子讀物,你觀察來書廊的人是否減少了?

Scarlett:上網買電子書與逛書店是可以是兩類人,逛書店其實更多是一種體驗,你想看看有什麼新書、想行下,感受下氣氛,然後無意間看到一本很有趣的書,可能是自己從前沒有想過的。但上網買書則不同,更多時是你已有想要買的書,很直接、很有功能性。我在這裏工作感受到看書的人仍然很多。

: 你們如何選擇讀物?

桀:每期Breakazine都有一個主題,我就按着主題去找相關的書,網上找不到就到書店找;有時候書店的設計也會inspire 到我看某些書。

Dawn:我覺得是同溫層,通常你喜歡看某一類書籍,你身邊的朋友也會是,那就會互相分享相關資訊。例如台灣作家吳明益的小說出版,第一次與獨立書店合作。這些資訊你在外面未必知道,但在同溫層很快就知道了。

: 都市人放工都已經很累了,為什麼還堅持閱讀?

Scarlett:閱讀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行過見到一本有趣的書,很自然就會拿上手看看。而且我看書不一定要一次過看到結局,有時有些書是可以看足10年!

Dawn:我想知是什麼書?

桀:《戰爭與和平》?

Scarlett:是 白先勇的《孽子》,同一時間看很多本書,有時就忘記手上的其他書了。

桀:我享受看書,享受進入那個場境,對我來說是補充能量。當然如果你放工了也要看工具書是很痛苦的。

Dawn:我不會強逼自己看書,你不能讓看書成為一個負擔。看書與看電影一樣,都是進入了一個幽閉空間,進入了一個思考,是一個Me time 的時間。

桀:好像是「入定」。

Dawn:對!

: 有沒有深刻的閱讀經驗?

桀:中學時看東野圭吾的《秘密》,講一家人遇上意外,醒後發現妻子的靈魂進入了女兒的身體內,故事就是說主角與這個擁有妻子靈魂的女兒相處。結局令人很心痛,但我解釋不到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情緒,這種感覺久久不能散去。但我既沒有老婆也沒有女兒。

Scarlett:村上春樹的《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當時看覺得很心痛,說的是多崎作最終如何開放自己,放膽地愛,但因為故事是開放式的,沒有既定結局,記得當年我看書看到凌晨兩點多,心想為什麼這本書揭來揭去也沒有結局! 嬲到要食一杯雪糕才能平復心情。但四年後再看這本書我忽然釋懷,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的一回事。小說就是有這種魅力,在不同時候看會有不同的感受。

Dawn:某些書種會讓我很投入,例如魔幻題材,因為不會在現實中出現。最近看《滅頂與生還》,好像親身經歷集中營,現實中你不會體會到。

書籍推介

桀推介:《模仿犯》

日本作家宮部美幸著名推理小說,今年3月被Netflix改篇為連續劇集。桀指多年前閱讀這本書時已被主題吸引,探討犯罪及人性。

 

 

 

 

 

 

Dawn推介:《滅頂與生還》

作者Primo Levi(普利摩‧李維)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與見證者,本書記載他於二戰其間被囚於莫諾維茨集中營的心路歷程及反思。作者在倖存者的愧疚與終生抑鬱中,以寫作還原歷史真相。

 

 

 

 

 

 

Scarlett推介:《烈佬傳》

書中主角是一個釋囚,因而書中大部份對話以口語寫成。Scarlett認為從市井的對話中更突顯社會邊緣人物的悲涼。

  • Shar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