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日期︰2022年07月28日 版面︰搜城記(副刊) 文︰林蕙芝 圖︰黃國榮(人像)及受訪者
中學文憑試(DSE)上週放榜,超級狀元報道鋪天蓋地,但坊間亦有聲音指成績好壞也好,抱持心中信念與理想,長大後不遭磨滅更為重要。經歷過DSE洗禮的陳逸朗(Vincent)與董銘偕(Godwin)深感認同,他們說即使在學時多優秀,但當踏入社會,主流要求的高薪厚職,加上競爭與比較文化,總把人們心底夢想消滅。他們不甘於此,策劃突破「我知我咩料!」計劃,鼓勵彼此把心中的想法實踐。
主流價值觀令年輕人迷失
27歲的Vincent與25歲Godwin踏入社會數年,現為突破機構項目主任。「我當年DSE成績算是理想,入讀大學新聞系,希望畢業後可用專業知識,把信仰傳給少年人。」Godwin坦言愈在社會打滾,意志卻愈給磨滅,「在香港謀生要學會察言觀色、在上司跟前有好表現,這都無可厚非;但在社交媒體成長的我們,更要表現得懂享受生活,才算人生勝利組。」於是從前很多美好的價值與理想漸漸拋諸腦後,他與身邊很多同輩都感到迷失,「有時不知生活要追求什麼,即使社交媒體上有些like及關注,但還是很孤單和虛無。」
在大學修讀社會科學的Vincent則認為,是教育制度與主流社會的價值觀生病了:「當常向學生灌輸成功之道是『要實踐一件事,要做最top最完美,否則寧願不做』,這漸漸令我們不敢嘗試與犯錯。」即使滿有熱情,有很多創新想法,亦難有動力實行。
為同輩帶來有趣的藝術社區實驗計劃
二人觀察到自己以至同儕的苦,於是今年4月展開「我知我咩料!」青年生活實踐X藝術創作計劃,這是突破機構青年發展部一個為期半年的實驗計劃,鼓勵18至25歲的青年人,透過藝術培訓、社區探索與社區體驗,把重視的價值化成行動實踐。
他們笑言自己與不少朋友都欠缺恆心,是故計劃另一特色是有為期一個月的生活實踐方案,要求參加者就所相信的價值,一手一腳策劃、執行與記錄一個可為身邊人帶來正面影響的行為或行動。
參加者感言:創作與信念終能傳開
他們最終招收二十名由大專至初職的參加者,計劃已進行四個多月,二人感受很深:「疫情下有一群人一起嘗試、撞板、打破腦閉塞,很難得。」Godwin最記得,有次跟隨一位熱愛海洋的參加者,去其舉辦海灘體驗團,學習用五感連結海洋。完成後那人哽咽著說,這正是一直想做的事,想更多人明白海的美好,「我們也很感動,因計劃真的幫助他實踐心中的價值。」
參加者Krystel自小喜歡藝術,常把畫作放到IG;這計劃把她的「創作」帶到現實,源於:「有次活動要全部人一同畫一張畫,原本我很不安於沒有起稿、畫功給比較等,但完成後看到彼此竟會自動修補別人畫錯的地方,更明白一起創作其實更多火花。」這啟發她籌辦「心繭‧遺憾茶會」,「『心繭』意思是內心有如結繭般麻木。六月時我舉辦過五場茶藝小聚,助人解開如結繭般的遺憾。」她說計劃給她信心日後繼續以「心繭」為命,用不同藝術形式嘗試新事物,並敢於追夢。
另一參加者Terry則以紫色恐龍自畫像接受訪問與拍照,「內向的我一直專注畫療癒系、心理學的畫。」她把畫作放到「紫色恐龍探險日記」IG,若然like不多,她會甚為在意。當某天要跟計劃中教插畫的導師「阿強」到佐敦寫生,她發現:「原來人人有不同的角度和畫風,我頓時明白自己的畫不論多少like也值得欣賞。」她又訪問不同參加者及心理輔導機構,繪畫成一系列關於創傷的畫作,將成為計劃的展覽作品。雖依舊害羞,但她為理想已花了極大勇氣踏前一大步。
>閱覽報導
9月3日至19日,「我知我咩料!」將於佐敦吳松街191號突破中心地下設有展覽及分享會;請來支持這二十位青年的成果。